“行,我明天就去问问。”
次日一早,冯竹打听到周玲今天休息,拎着点水果就去了,谁知道半道上遇到了向彤。
“婶子,农改场那边的自习室,真不建议你去,卫国哥前年没考上,估计是因为基础不扎实,你们还是要找专门的老师,农改场那边的人都是今年的考生,且不说能力如何,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谁会真心实意帮你啊?”
冯竹听向彤这话,觉得十分在理,“可你卫国哥年纪不小,一中也不收啊,现在只能边上班,边学习,我这也是愁啊!”
向彤抿抿嘴,“婶子,不然我跟我师公说一下,让卫国哥跟我着我们一起学?”
“真的吗?哎哟,你师公是孔令先对吧?以前在印书馆当编辑来着。”
向彤看着冯竹市侩的脸,有些后悔说出刚才那话,“是,是的!”
冯竹把手中的水果塞到向彤手中,“彤彤,婶子谢谢你,你卫国哥上辈子是修了多少福分,才能成为孔先生的学生,等你卫国哥考上了,婶子一定好好报答你。”
低头看了一眼,这兜子水果个头不大,但很新鲜,向彤心里那点不悦也消除了不少。
“没事的,婶子,我今天去跟师公说一下就行。”
“那可太好了,跟你说句实话,婶子都做好被小蓁拒绝的准备了,毕竟她那性子不饶人,不像你善解人意,还好遇见了你,难怪那么多人喜欢你,……”
在冯竹的一声声马屁里,向彤迷失了自我,当天就把身沈卫国上课的事情,安排好了。
沈长安知道儿子能成为孔令先的学生,激动得在屋子里踱步。
孔令先的儿子孔一笙,现在可是市委副书记,他儿子运道比他好。
“老沈,向彤说了,孔老师上课不便宜,我算了一下一直到高考,得要这个数。”冯竹说着,伸出四个指头。
“这么贵?”沈长安先是一惊,不过想到孔令先的身份,似乎也便宜不了,“人不识货,钱识货,我明天送卫国过去,顺便把钱交了。”
“好!”
……
杨蓁不知道向彤还当了一回儿好心人,帮她解决了一个麻烦。
七月流火,杨蓁带着农垦场的考生,踏入了考场。
六月初的时候,全国各地接到通知,高考时间提前,没多久就有人说,今年题目会很难。
杨蓁一直全力备考,看到试卷的时候,她就知道稳了,一半时间不到,就全部做完了,后半程考试时间,全部用来检查。
高考完后,暑假正式拉开帷幕,杨娜很早之前,就来信说,今年要带对象回来。
小姨一家要到妥妥去看望小姨父的叔父,要晚些天回来。
杨蓁本想回农改场,准备秋耕的,可被周玲勒令在家收拾房间。
继续阅读
周玲的原话是,咱们家可以条件不好,可以破破烂烂,但一定要干净整洁。
……
周六一早,杨蓁去买了点菜和肉,骑上周玲的自行车,去车站接人。
“蓁蓁,这里!”杨娜在人群中朝着妹妹挥手。
杨蓁也跟着挥手,喊道:“等我过来!”
走近,杨蓁看着站在杨娜身边的人,登时傻眼了,笑意全无。
这个男人,不是梁渠屯那个知青,杨蓁还记得他的名字,叫付远铮。
初见的时候,在一众灰头土脸的知青里,把自己收拾得格外光鲜。
但这不是杨蓁对付远铮反感的原因,她初到梁渠屯的时候,行李放在生产队书记家里,书记的女儿蒋茹茹翻过她的东西,拿走了里面三包桃酥。
可隔天,付远铮就拿着一包包装一模一样桃酥,说是给她吃,杨蓁拿了半块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