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沉淀下来的见识和眼光是不容易改变的,朱元璋作为小农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便是当上了皇帝,也依旧有着农民那种对富人的憎恶。
这是骨子里带的。
化不开。
“说说。”朱元璋思来想去之下还是想要听一听,朱棡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朱刚也不卖关子,朗声道:“父皇你难道忘了,而且的手里有天下第一大商会兴国商会?”
朱元璋怔住。
“商会虽然是走商行商的集结体,向来所针对的也是商人之间的利益,但只要借一个机会,将商会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挂钩,并且将商会视作一个确保纸钞按面值消费的地方,那纸钞岂不是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
纸钞不被百姓接受,除了心理上的不认可,最重要的还是流通性上不如铜钱。
其本质上,只要纸钞走到哪里都能使用,并且走到哪都是照面值收取,百姓也就不至于那么抵触了。
而兴国商会所提供的就是这么一个地点!
“按照现如今的发展规模,再给商会10年时间,绝对能够联络整个大明,真正做到到哪里都能使用纸钞,到哪里都能用纸钞买到必需品!”
朱元璋沉默了。
同时,从他微微颤动的眼神,朱棡可以看到朱元璋心里的震撼。
……
“咱一开始,是不是就不该答应妙云,让她开设香坊?”
继续阅读
朱元璋问道。
朱棡从自己怀中取出一个账本。
随后恭恭敬敬地端到朱元璋的面前。
“父皇,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商会已经联通了大明的山西、山东、河南、淮地等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商会去年的流水跟各地走商的数额,还请父皇一观。”
朱元璋对朱刚那平静的眼神进行了一番审视。
最后接过账本。
打开账本之后,朱元璋的眼神逐渐沉浸在那一个个数额当中。
随后,整个殿中迎来的是绝对的寂静。
静的可怕。
静的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
朱棡没有说话,连呼吸都缓慢了下来。
这一刻,仿佛时间凝固,寂静来自于亘古。
良久良久。
或许是一股刁钻的风从窗门钻入,晃动了一下朱元璋面前的烛火,才让他那轮廓分明的脸孔出现了一丝波动。
“这些钱……,从哪来的?”
朱元璋问道。
他心里思考了许多种开口的方式,但最终还是询问了这些钱的由来。
朱棡道:“总流水大部分是来自于商人们的贡献,统计形式是商会旗下已经注册进入商会的商人们所经手的流水,就是卖出去收到的钱,这是总流水。还有成本,成本就是商会本体在各个地方建立工厂,招收人工,生产产物所花费的费用。”
朱棡一个个的解释着。
而账册上面的数字,赫然已经达到了千万之巨!
就算是朱元璋,也看的眉头直跳。
一个民间商会,刚起步三年就能达到这个流水,再给十年……。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手有些僵硬。
……
朱棡说完,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话。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看向朱棡的眼神陡然开始明亮起来。
“纸钞之政……,你布局多久了?”朱元璋问道。
“三年!但眼下,还差两步。”朱棡老实的回答。
“还差两步?什么意思?”朱元璋问道。
朱棡深呼吸一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