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挖皇陵,挖皇陵……(求订阅)(2 / 5)

赢政的准备。

赢政一看,内心有一些慌乱,然后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这个故事叫做唐雎不辱使命。

前世有史学者认为,这个故事并不是发生于真实的故事,他有可能是杜撰。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样的一个故事如荆轲刺秦一样,他已然深入人心。

……

“过瘾,听着过瘾。”

“一个是荆轲刺秦,一个是唐雎不辱使命,这才是六国遗风。”

“哈哈,一介布衣虽然没啥本事,但在关键时刻也能发挥他的力量。”

“是啊。之前听陈凡老师讲过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平民之剑,我一直以为平民之剑是最差的,这种打架斗殴的比拼对于国事一点用处也没有。但现在,我突然发现,好像我错了。”

“对,现在大殿之上就剩下赢政与唐雎两个人。就算你赢政是秦王又怎么样,就算你拥有盖世武功,能够灭掉韩国,能够灭掉魏国又怎么样。在我眼里,你其实与一介布衣也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你还可能不如一介布衣。只要我拼着不要命,就算是不能将你杀死,也能将你重伤。”

两个故事讲完。

一众看客的心情好了许多。

秦国虽然灭掉六国,但六国也有六国的风范。

只是有的时候现实无法让人选择罢了。

正如六国一样。

他们也出了一些知名的君主。

他们也有一系列的能臣大将。

他们甚至有的时候英明程度比之秦王还要高多了。

可是。

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实力就是不如秦国。

能怎么办?

……

“赢政用时9年,灭掉了六国,实现了秦国几百年来的霸业。不,应该不是霸业,而是王业,帝业。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

六国遗风陈凡讲了一会。

但这一期,陈凡讲的主题是秦国一统天下。

相对于六国遗风。

秦王一统天下,才让中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比如他的体制。

称帝只是赢政的一种荣誉,但在赢政称帝之后,赢政施行的一系列国家策略,却是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比如朝廷当中的官员体制,汉朝基本上延用的就是秦朝。

而后世基本上又引用了汉朝。

所以整个朝廷的管理模式,几千年下来,大体原则还是从秦国这里开始的。

“在内部管理上,赢政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行到了全国。与之同时,有感于各个国家文字都不尽相同,为了书写以及交流方便,赢政废除六国文字,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货币。这在春秋战国几百年时间以来,前人从未做到。不只是春秋战国,哪怕就是周朝开国以来,也未有人做到。甚至,包括周朝以前的所有朝代,也都未曾做到。”

所以说。

赢政始称皇帝,不仅仅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更多的原因。

还是这位皇帝,创造了整个中国一系列的第一。

而这个第一。

无不是围绕着大一统。

这个大一统。

不仅仅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