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认为,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人,却比鸿毛还要轻。
他之所以还要活下来,就是他的理想还没有完成。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
说到这里。
舞台上的司马迁露出了无比的坚定:“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要活下来的原因。
这也是司马迁哪怕遭受了宫邢,也要完成的志愿。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位于后台的许量。
看着司马迁念出来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他再也忍不住的拍案而起。
随即。
当看到后台收视记录时,许量激动的大喊了一声:“台长,台长,我们的收视。”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不就是20个点嘛。”
央视台长淡定的说道。
只是说完。
央视台长却是离开了后台,找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痛快的吼出了一嗓子。
当然。
不只是他们。
“我叉,我听到了什么?”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听到了什么,太史公,太史公……”
这一刻。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是他们听过的最为让人激动,最为让人疯狂,最为让人铭记于心的话语。
……
报任安书回复完毕。
舞台上再一次出现了一场情景剧。
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
这是黄帝与炎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但可惜。
一向在南方的农耕文明炎帝部落,却是不敌黄帝部落。
但就在这个时候。
黄帝与炎帝突然出现。
炎帝:“你可以杀我,但请你放了我的族人。”
黄帝:“请起。”
黄帝命令放了炎帝的族人。
在炎帝的不解当中,黄帝看着炎帝说道:“神农氏世衰,各诸侯相争暴虐百姓,使生民陷入战乱,饱受苦难。你我两族,本就是一家人,本应同心同德。”
炎帝:“如今各部落相争,早已不复当年盛况。我数次交战,也是为了能够再次实现天下一统,民生安定。”
黄帝:“我族善战,你族善耕。只要两族一统,就可安定天下,百姓就能免于战乱。”
炎帝:“好,至今日起,我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同归一体。”
黄帝:“同归一体”。
至此,炎黄同体。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所写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不是吹嘘,也不是瞎扯。
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