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传承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出来了……(求订阅)(4 / 6)

“岷江是流过成市平原最大的一条河流,这一条河流在成市平原又分为了四条支流。不过,岷江与其他江有一些不一样。岷江上游水势非常大,枯水区又非常长。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成市平原要么就是洪涝,要么就是干旱。这让我们显得很尴尬,守着这样的一条大江大河,我们竟然不能发挥他的水利,反倒时不时对我们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

一边说。

陈凡一边拿出了岷江的地图。

“2000多年前秦国太守李冰,他就有感于岷江对于百姓造成的危害。于是,在他充分调研岷江之后,他便在岷江与成市平原交接口处,将岷江一分为二,大的这一块叫做外河,小的这一块叫做内河。这样,当岷江洪水爆发时,那么整个洪水就不会只流向成市平原。”

说到这里。

直播间内有人提出了问题:“凡哥,单独的这样一分为二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是的。”

陈凡点头:“这也是上次我没有说清楚的。单独的一分为二仍然抵档不住洪水的入侵,但是,如果我们将内河挖深一些,将外河抬高一些呢?”

“内河挖深一些,外河抬高一些?”

不少人在脑海里思索起来。

与之同时,陈凡也拿出了画板,在画板上画起了都江堰的结构图。

“大家看,内河比较小,比较深。那么,在枯水期的时候,因为他较深的原因,所以岷江就会有大概6成到7成的水流分到内河。”

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前沿的一个设计。

这个设计叫做鱼嘴。

为什么叫鱼嘴呢?

形象上来说。

那就是岷江到此,被一条大鱼一分为二。

分岔的地方因为很像鱼嘴,也就叫鱼嘴了。

这一说,众人眼前一亮。

“我靠,这样一分,岂不是枯水期的时候,我们成市平原就不会缺水了?”

“尼玛,这是天才的设计啊。”

不解释的话,大家自然不清楚。

可这一解释,哪怕不是水利专家,这时候也激动不已。

不过,有粉丝又问道:“凡哥,主要还是雨季,一但暴雨来临,怎么办?”

“这也好解决。”

陈凡说道:“我们看外河,外河有什么特点?外河的特点是河床比较大,比较宽,也比较浅。枯水期的时候,水会流向内河深的一面。可一但雨季来临,水位暴涨,那么,大部分的河水就会流向宽度更大的外河。这样,哪怕就是雨季来临,也不会对成市平原造成多大的影响。”

“我靠……”

这样一解释。

整个直播间,瞬间疯掉。

“啊啊啊……啊啊啊。”

“内深外浅,太绝了。”

“蜀地水利部门的在不在,赶紧设计修建方桉。”

不过。

相对于普通群众的尖叫。

有一些专业人士却又问道:“陈凡老师,不得不说,将岷江一分为二,以内深外浅的方式,确实能够起到不少的作用。特别是在枯水区的时候,但如果碰到雨季,他还是不能够有效的对河水进行阻档。正如您刚才设计的结构显示,哪怕内河相对小,但它却比较深,水流同样也会非常急。一但急,水量也会非常大,这对于城区的百姓来说,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威胁。”

“是的,这位朋友提的意见非常好。”

陈凡点点头:“光在分岔处设计这样的一个鱼嘴还不够。就像这位朋友所说的,一到雨季来临,河水的水流非常急,这样的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