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不足以起到的震慑的作用。其他妖魔以后难免效仿,杀了十几条人命仅仅惩戒一二,徒儿认为不妥。千年前的妖魔乱道的事情就是教训,望师尊三思不要过于仁慈。”
布道就知道这个徒弟认死理,有时不知道变通,布道还得继续说:“你还记得‘夫兵者,不祥之器’这一篇吗?道,光靠武力打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连一个狐妖都知道适可而止,杀伐有度。你我这号称正统的修道之人,难道就忘了吗?”
一南仍然不服气,他就是觉得,道祖之言固然有他的权威性和道理,但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一南看看师尊说:“师尊我只想说,有时我们不能以宽政,治急世之民。再说那狐妖杀的是良昊天的哥哥。我不是说他的哥哥就是高人一等,万物平等也是我的想法。只是人间的真正的治理者是他们,如果他们的威信得到挑战,那么人间乱的会更快。我们常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在蚁穴出现就要赶快扼住源头。而且力度要大,快刀斩乱麻。而且十几条人命,不算是杀伐有度了吧?”
一南说完这些,看师尊没说话也没表情,好像在思索。所以他继续说:“维护人间要用人间道的方法,我觉得不能用我们的道强加下去。”
布道刚刚确实在听,这种论道是他们师徒之间常有的事情,所以一南才敢直言不讳。布道听到一南的这一番言论,深知是有些道理的,但就是有些偏执了。但自己这个徒弟就是这么个执拗的性格,认准的东西会一直坚持下去。布道又想了一下说:“这件事,为师准备派你下山,帮助梁昊天解决。以你的修为,对付那只五尾妖狐富富有余,我不担心。只不过千年前还曾有一只妖狐留在人间,按照修行进度算,现在差不多该是七尾神狐了。那样你们的实力就在伯仲之间,如果遇到他,你要小心。”
一南听师父暂时回避刚刚的问题,说起准备让他下山处理此事,心中挺高兴,好久没下山了,顺便也游历一下。想到这里他回答说:“是!师尊定不辱使命。”
布道接着说:“你的话我想过了,不无道理,那边还得看一下这个人间帝王的决定。你我就暂时不要争论了。”顿了一下又说:“我现在说的话,是代表五仙派掌教之言,你听好了。”
一南一听师尊这么说,赶紧伏地拜倒说:“弟子接法旨。”
布道这时显得格外威严,只听他说:“下山后配合良昊天处理好此次事件,可以按他的旨意行事。若能有变通,我不允许你多造杀孽,维护人间可以用人间的方法。但你别忘了,你也是修道之人,妖狐此次情有可原。如果可以,断其三尾将其发放北冥妖界,禁锢在那里不得有误。如若是因你个人决断擅杀此妖,我以掌教之名逐你出师门。”
一南听完说道:“弟子接法旨。”然后重新坐好。
布道这时又正经严肃的说:“人间道用人间方法是没错,但不应该是你修道之人的决断。如果是良帝这样决断了,我没有异议。如果是你擅自决断,就按我刚刚说的办吧!”
一南想了想这回没有反驳,因为这次师尊说的好像是对的。并且是按照法旨的方式下达的,是不可抗拒的。有时候认死理的人,用这种方法也是最管用的。就像一南一样,掌教法旨就是最大的理,接了就会坚决执行,可以不为问什么。
然后布道继续说:“如果良昊天问我的意思,就把我刚刚说的一字别落说给他听就行了。其他的我不想多发表意见,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一南听完说:“是!”
布道若有心事的想了一会儿,因为他想让陆云跟着一南下山走这一遭。让他锻炼一下长长见识,但他现在境界太低,根本就是一南的累赘。就脚程这块就很难办,修行进入晖阳境后是能御风而行的。陆云一个刚刚入门的弟子根本就不行。另外这个一南也是太孤僻,向来孑立独行。如果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