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不蒸馒头争口气(3 / 4)

室。

大家都发现了,付宇突然对烹饪机器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感兴趣起来。

而付宇在那边告别丛长山之后,当天下午不光自己又去了操作室,同行的还有刘永平和鲁占龙,两位研究小组的成员。

他们认为付宇提出的通过烹饪机器人来将烹饪理念完善的想法,非常有创意。

而且这件事情既然是由付宇提出来的,就说明本身具有一定的实施性。

这让其他人非常感兴趣。

要不是操作室环境限制,其他组员也恨不得直接过来一起跟着参与研究。

其实,操作使用烹饪机器人,一点也不比实打实的操作轻松。

尤其是付宇一直在努力尝试不断的通过机器人系统操作,来把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理念完善,让最后汇总出的指南覆盖面更广,细节处理划分更明确。

最后把这项全新的指南中再加入一个关于烹饪机器人操作的指南。

这样一来,整部指南的内容就更为充实,也更为实用完善了。

丛长山做为烹饪科技研究小组的组长,本身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由他亲自上阵,同付宇一起学习交流。

付宇指导他如何进行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操作方法。

在发现操作室这边的烹饪条件更好之后,专项研究小组那边直接送来了不少的食材和相关用具,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进行研究。

而在研究的过程中,付宇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烹饪机器人确实很好用,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使用机器的技术完善更为简单的烹饪呢?

这是一个想法!

付宇决定等以后再慢慢研究。

时间过的很快,付宇终于在赶赴参加国际美食协会纳新活动的前一天,将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烹饪指南完成了。

当崭新的指南整理出来的时候,全组人员都非常兴奋。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顺利完成指南的汇总,这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这份指南,此时就成了通往国际美食协会纳新活动的敲门砖。

当天中午,付宇做东带着小组全体成员去了一家何捷推荐的大饭店。

这顿饭既是为明天的行程欢送,也是犒劳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工作。

付宇熬的很不容易,其他人同样非常累,所有人都是这么硬生生抗过来。

在此之前,付宇还没有这么强的团队意识。

毕竟前一个活动小组的成员只有何捷,刘永平等人,与其说是一个研究小组,不如说是几个人合伙搞研究。

而现在这个专项研究小组则完全不同,付宇成了真正的带头人,所有的细节处理,都需要很多人不断的尝试和验证。

现在付宇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能力终归是有限的。

明天去国外参加美食协会,小组成员里也有人跟付宇同行,此次获得参加名额的中国厨师一共有一百人。

首都这边直接占据了十五个名额。

小组成员里有不少人也报名了,最后却没能通过。

这些人看着获得资格的其他人,真是又羡慕又落寞。

毕竟,国际美食协会的纳新活动好多年才举办一次,这回没机会参加,下一次,又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饭桌上,一位四十出头的厨师喝多了,举着酒杯起身过来付宇面前,非要跟他碰杯喝一个。

“付组长,这一次,你一定要加入美食协会,再,再竞选上委员,给咱们小组争光!”

一听这话,旁边有人赶忙附和道:“对,不蒸馒头争口气!咱们比其他国家的厨师差吗?国际协会里一共也没有两个咱们自己国家的人!”

在座众人提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