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国际合作和国内巡查(6 / 9)

业。

第9名,圣菲市,总人口70万。

第10名,别得马市,总人口,55万。

这份排名基本代表了阿根廷官方投资方向和地位,前7大城市人口均突破100万,剩下三大城市在50万到100万之间,罗萨里奥和奥托市人口今年2月份第一次突破百万,罗萨里奥主要是合并了几个县的原因。

圣菲省的两个市扩容,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

科恩内阁正在努力发展阿根廷的竞争文化,让懒散的阿根廷人卷起来,这也是阿根廷晋级大国的机会。

真正的大国需要优秀国民的支撑,不管是上一辈还是这一辈,还是下一代,科恩内阁都在卷。

科恩内阁的大多数文官出身贫寒,十几年寒窗苦读,读出来仍然在社会底层打工,辛辛苦苦地挣一口饭钱,这是他们曾经的道路。

布兰卡市,拉潘帕省,科恩财团,普拉里国际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一样,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

很多人对圣赫塞这位年轻的内阁总理态度都比较尊敬,甚至敬畏。

死刑的恢复就是重要原因。

不能对人太好,该镇压就镇压,一定要遵守自己立下来的规则,哪怕是对于以前的功臣,犯罪时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对于没有任何良知底线的人,什么教化都没用,这才是死刑真正的威慑力。

就目前来看,阿根廷最高法院审理的17件死刑案件中,大多数是恶性杀人事件,而且是证据确凿的,其余死刑申请均被驳回了。

也不怪圣赫塞心狠手辣恢复死刑,乱世当用重典。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好事,至少有死亡威胁下,做事留一线的情况也比较宽容。

科尔多瓦派由于内部有圣马丁市这颗钉子,还有以往与拉潘帕省的经济联系,顺利融入科恩内阁的领导。

圣赫塞正式国内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圣马丁市,第二站才是科尔多瓦市。

圣马丁市作为他发家之地,原先已经脱离他的控制,但战争时期,圣马丁市领导层直接倒向防务军,没有太多犹豫。

圣赫塞接见了仍然担任圣马丁市市长的克罗斯·哈苏恩,克罗斯是下一届科尔多瓦省高官的有力人选,目前仍然在负责领导圣马丁市。

在战争中,他坚定的选择站在防务军阵营,倒是让圣赫塞刮目相看,这位普拉里食品的第一任厂长,年纪其实也不算大,现在也不过50多岁。

作为厂长年龄确实有点大,但如果作为政治文官,却刚刚好,正是最好的年纪。

有着德国裔严谨的工作态度,圣马丁市的建设也有独特的风格,方方正正的感觉,横平竖直,是强迫症的好去处。

因为是平原,也比较有利于整齐划一,工业区分散在各个地区,可以让工人们更加好选择工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克罗斯才是圣马丁市真正的奠基人,德裔的身份让他能与联邦德国建立了一条关系网,获得来自德国人的工业投资,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发展体系。

圣马丁市获得了科恩内阁的大量工业投资。

从玛丽亚镇到圣马丁市,中间只有短短10年,圣马丁市发现在是百万人的阿根廷第四大城市,人口比科尔多瓦市还多一些,仅次于布兰卡市,首都布城和拉普拉塔市,与扩张后的科尔多瓦差距不大。

老工业区那边人口较少,新工业区人比较多。

这是一个强大的广域市,就工业上来说,机械,电力,化工,水泥,纺织,食品加工,建筑工业都是比较发达的,主要在开拓国内市场中的北方市场,通往罗萨里奥的河道被拓宽,铁路运输量扩张的很快,与圣罗莎市布兰卡市有铁路连接。

圣马丁市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