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俞心拿过小刀仔细看,手感坠实,拔刀出鞘,寒光凛凛。
“我南周女儿,成年后都要随身带这样一把刀,你道是为何?”
“防身吧。”
三姑娘摇摇头,“不是。”
“不防身还能做什么?女人还能打劫?”
“是自尽。”
“你说什么?”
汪俞心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朝历来重文轻武,专于农耕商贾,武事本就孱弱。北狄蛮人是游牧民族,骑射弓马强于我朝数倍不止。所以边境多年来被骚扰侵犯,也是无奈。被掳去的女子必然受辱,或苟延残喘,也是被逼无奈。因此,朝廷明令,女子成年必身佩利刃,宁顷刻就死,也不可被掳受辱。”
汪俞心说不出一个字。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现下父亲决定北上临江,我本应随家前往,可是,历来到了临江的女儿,都是没人要的。”
“没人要?”
汪俞心隐隐觉得猜到了原因,却不愿说出来。
“不错,临江与北狄只隔一条水路,每每挑衅发起争端,都是我南周赔款赔粮,还要讨要女子充当玩物。幸者几月后放生回来,已经没有人形,不幸者再无音信,想必凶多吉少。可是这幸与不幸,又如何衡量?那生还的女儿,父母唾弃,兄妹厌恶,分明是被迫受害的,却仿佛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活着都是罪过。”
汪俞心呼吸有些困难,不想听下去了。
三姑娘却兀自说着。
“有此事例万千之后,南周百姓立了这不成文的规矩,不管是民是官,只要到了临江,再无外嫁指望。”
姐妹俩双手紧握,半晌无话。
三姑娘慢慢松开手,把小刀放回怀里,低声道,“所以我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去临江。想必他也不可能告诉我们,为着我自己打算,我只有这一条出路了。”
她看着面色仓皇的妹妹,“好妹妹,你也细细想一想,以后的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