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变动(3 / 4)

就录好了新歌的小样,只是一直没有给她。

身为老板,必须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与其把这首歌早早给她,不如等余笙录完节目再给,这样还能当作激励,鞭策她用心参与录制。

这个春节,圈内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飞飞音乐与全娱音乐进行了首次正面交锋。

腾飞虽然斥巨资购入国内超过90的音乐公司旗下的歌曲版权,甚至还拿到一部分的独家,但跟垄断市场十余载的全娱音乐比起来,无论日活还是注册会员数仍然差了一个数量级。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飞飞音乐于2月1日早上九点发布公告称,从2月8日起,将全面下调平台上所有音乐作品的售价,由原先的5到7元每张单曲降至2到5元,15到18元每张专辑下调至10到15元,同时解除每个账号单次购买专辑数量的限制。

此公告一出,立刻在圈内掀起轩然大波。

为免恶性竞争,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不成文的规定或者共识,而在数字音乐的领域,这个共识早在十年前就由全娱音乐联合众多音乐平台达成,既包括专辑定价,也包括单次购买限制。

当年参与规则制定的众多平台中,就有飞飞音乐,可如今,飞飞音乐突然搞这么一出,公告发出的当天就遭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抵制和鞭挞。

同时发声明质疑的还有各大音乐公司和独立音乐人,数字专辑的降价首先损害的就是这些人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容许飞飞音乐通过牺牲他们的利益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这些人里自然也包括沈亦泽和他的金点。

很快,飞飞音乐发出第二条公告,声称降价是因为用户普遍抱怨专辑定价太高,而作为一家以用户为本的流媒体平台,飞飞音乐自然要听从用户的意见。

接着解释降价计划是自愿参与而非强制,未参与该计划的歌曲将仍按以前的规则进行结算。

公告发出第二天沈亦泽就收到邀请参与降价计划的通知,腾飞音乐的ceo梁磊甚至亲自打电话来游说,表示价格虽降,但因为解除了购买限制,销量绝对会暴增,两相抵消,销售额不仅不会减少,说不定还会增加。

沈亦泽知道梁磊所言不虚。

对他、江怡宁和余笙这种级别的创作人来说,收入的确会增多,因为一旦解除购买限制,某些有钱的狂热粉丝,比如杨九康这种,就可以动辄买个一万张。

对流量明星来说,比如鞠然这种纯靠粉丝支持的偶像,更是百利而无一弊。

对资本来说,同样可以凭借割粉丝的韭菜赚得盆满钵满。

ie的机会,虽然被割了韭菜,却只会乐在其中且乐此不疲。

唯一遭殃的只有中下层的独立原创音乐人,当别的歌都降价,他们也只能被迫接受降价,不然作品更加无人问津,可他们没有财大气粗的狂热粉丝,接受降价的结果就是收入锐减。

短期内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可长此以往,这些中下层的独立音乐人为了生计必然纷纷转行,而当一个行业的中下层消失之时,也就是这个行业死亡之日。

沈亦泽经历过这样的时代,他也曾是受害者之一,所以他很清楚飞飞音乐这样干的后果。

然而资本都是短视的,对飞飞音乐来说,降价可以吸引流量,解除购买限制可以割粉丝韭菜,有钱不赚王八蛋,至于华语乐坛今后是好是坏,是否还会存在原创的土壤,想必腾飞的高层是不会在意的。

沈亦泽在手机这头沉默许久,最终说“将分成比例提高至七成,这是我的条件。”

“可以!”

对方答应得毫不犹豫。

沈亦泽很不想答应,不想助纣为虐,可现在的他力量还太弱小,还远远不足以和腾飞叫板,更无法扭转这个趋势。

既然降价和解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