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太笑道“迟早的事!你俩还挺有夫妻相的,一定能修成善果。”
这话沈亦泽爱听,他毫不犹豫地接茬“借您吉言,等以后我俩结婚,请赵阿姨来当媒人。”
“好啊,没问题!”
赵太太一口答应,她本就是爱管闲事爱凑热闹的人,倘若沈、杨二人真走到那一步,也算是一段佳话,能在其中扮演一个媒人的角色,她自然乐意。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已然把婚礼的行程敲定了。
杨九安在一旁听得窘迫难当,瞪他好几眼,他却回她一个得意洋洋的鬼脸,气得她牙痒痒。
吃过饭,开车送赵太太回家。
临下车前,沈亦泽说“赵阿姨,你那房子如果哪天想卖了,请务必联系我。”
这件事他前两天问过,赵太太还没有卖房的意愿。
那间小屋对他和安安意义非凡,只要对方愿意卖,哪怕价格高一些,他也一定买下来。
将赵太太送到家,沈亦泽调转车头朝河西开去。
这事就算了了,从此以后,便可以和安安过上没羞没臊的邻居生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邻”字给改一改。
杨九安随口说“赵阿姨真是三句不离她孙子,搞得我对她孙子都有点好奇了。”
沈亦泽不乐意了“不准好奇。”
她诧异“你就不好奇吗?”
他光明正大地双标“我可以,你不行。”
“沈亦泽,”她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你可真酸呐!”
……
“你们听说了吗?公司最近启动了好几个大项目,甚至有和央广、美院联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
午休时间,陆桥传媒的几个新人导演有一搭没一搭闲扯。
罗新宇是个会来事的,和各部门新入职的员工都窜得很熟,有什么事常互通有无,因此消息格外灵通。
“这事还用得着你说?我同学就在央广,就负责这个项目,他上个月来江南出差,为的就是这事,我还请他吃饭了呢!”
说这话的是张诗宜,她和杨九安是这一届新人里唯二的女导演,但和由摄影转导演的安安不同,她本硕博皆拿的导演系学位,可谓根正苗红。
在这个小团队里,属她年龄最大、学历最高,大家敬她资历,都叫她一声宜姐。
“还是宜姐人脉广!”
罗新宇适时地拍她一句,紧接着问“这个项目当真由咱们公司和央广、美院联合出品?”
“这还能有假?”张诗宜信誓旦旦,“项目名字都定下来了,叫《村落》,一听就知道,乡村纪录片,没跑了!”
邱泽瑞说“咱讨论这个没什么意义,这种大项目也不可能给咱做,能参与几个地方台的小项目就不错了。”
罗新宇不以为然“那可未必,项目越大,需要的人手就越多,选一两个新人参与拍摄也不是不可能,别的不说,起码宜姐很有机会!”
付振东附和道“新宇说的没错,宜姐读博期间就有独立拍摄的经历,论经验,可比咱多得多!”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两人都没说,既然央广那边由张诗宜的同学负责这个项目,只要她这个同学提一嘴,公司难保不会卖个面子。
邱泽瑞却没想到这一层,很是头铁地说“照你这么说,我觉得安安也有机会,她可是《西湖旧影》的分集导演呢,而且还是谢总监亲自带的她!”
罗、付二人对视一眼,均看见彼此眼中的无奈。
他们何尝不知道杨九安备受谢总监青睐,但他们更清楚,在杨九安面前夸张诗宜可以,但在张诗宜面前吹杨九安,那就大大的不行。
罗新宇偷偷瞄一眼张诗宜,果然,这位博士学姐的脸色当即垮了下来。
奈何邱泽瑞没什么眼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