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世大族。什么是经世大族?就是那种历经好几个朝代不倒的家族。这样的家族在王朝更迭的时候,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几边下注。因为只有这样,不管死哪边,家族都可以传承下去。
比如,三国时,诸葛亮跟随刘备,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出仕孙吴,同族子弟诸葛诞在曹魏做官。诸葛家族分别在当时实力最大的三方势力中下注,不管哪一个赢了,家族都能够得以延续。
林家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
前朝末年,各地义军纷纷而起,林家派出去的几个子弟分别加入几个义军当中。林姑妈的高祖父也是其中一员,但他并不是被家族派出去的,而是因为孤儿寡母在族里受欺负,他一气之下,弃了诗书,投了一支义军。
好巧不巧,最后,是林姑妈的高祖父投的那支义军得了天下,取代前朝,建立了——覃朝。论功封赏之后,林姑妈的高祖父被封爵。
在这个以宗族为主体的社会,按道理说,林姑妈的高祖父出人头地了,林氏一族应该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宗族的子弟跟着一起沾光才对。
但林姑妈的高祖父记恨当年在族里受欺负的日子,不仅没有提携族中子弟,而且还狠狠的惩治了族里当年欺负他家的几家。
如果林姑妈的高祖父长寿还则罢了,偏偏他在独子娶妻不久之后就过世了。
林氏宗族那个时候,还是很有底蕴的,有几名宗族子弟通过科举,在新朝当官。只是官职不高,不足以和林姑妈的高祖父对抗。
在林姑妈的高祖父过世之后,宗族想将林姑妈的曾祖父给压服住了,不要像其父一样,桀骜不驯,闹出宗族内自相残杀的戏码。
宗族的想法是好的,但手段出现了偏差,软的一面起的效果不大,硬的一面,即打压林姑妈的曾祖父时,惹恼了他。
年纪尚未到弱冠之年的他有些意气用事,抱着“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通过父亲遗留下来的人脉关系断了族中子弟的官途。
听李和讲到自己高祖的作为之后,林堇忍不住“呀”了一声,挡人财路者,如同杀人父母,而阻人前途者更甚!这仇结的可大了。
李和听到她的惊呼声,知道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苦笑道:“原本老爷的曾祖父如此行事,只是呈一时意气,但出手的那些人怕林家再起来,回头报复自家,再加上,如果能压制住林家,那么家族就能分得因为林家而空出来的很多利益,所以在断了林家子弟官途的同时,让林家子弟,除了咱们家这一支,其它房两代不得科举。”
靠,没有更狠,只有最狠!闻言林堇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招对像林家这些世家大族来说,绝对是绝杀。因为一旦家族没有做官的,后继人才接不上,就不可避免的会衰落下去,而一旦掉下去,再想起来,并不容易。
“老爷的曾祖父知道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之后,悔恨不已,只是圣命已下,再无更改的可能。而且这些人,原本都是老太爷亲自求上门的,人家打得又是替他出气的名头,所以老太爷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原本老太爷有将自家从族里分出来,单立一小宗的想法,经此一事,他知道,若是自家分宗的话,那姑苏林家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别的家族吞下,败落,因此他不仅没有分宗出来,而且还出手惩治了几个觊觎林家的家族。”
林堇暗道:就怕这样,事情要做,就要做彻底,结果半途而废,两边都不讨好。就算老太爷出手保全了宗族,可族里也不会感激他,而且只怕恨死他了,但族里,除了她家这支还是官,其他房全是白板,又被勒令两代不能科举,这也就意味着家族至少在五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再出一个官,因此想要保全宗族以及各家产业和族产,又不得不依靠她家这支的力量。
经李和告知,林堇弄明白